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!汉语的“r”和英语的“/r/”发音非常不同。对于学习对方语言的人来说,这是一个常见的难点。
简单来说:
-
汉语的 r 是一个卷舌擦音,舌头有摩擦。
-
英语的 /r/ 是一个无擦通音,舌头没有摩擦,主要靠舌形。
下面我们来详细分解一下:
1. 汉语拼音的 “r” (如:人 rén, 日 rì, 肉 ròu)
-
舌位:舌尖向上卷起,指向(但不要接触)硬腭前部(就是上门牙牙龈后面鼓起来的部位)。这个位置和发 sh(如“是”shì)、ch(如“吃”chī)、zh(如“这”zhè)的位置是一样的。
-
发音方式:气流从卷起的舌尖和硬腭之间狭窄的通道中摩擦通过,发出声音,同时声带振动。所以它是一个 浊卷舌擦音 (国际音标标注为 [ʐ])。
-
关键点:有明显的摩擦感。你可以试着拉长发音“r------”,能听到持续的“兹——”一样的摩擦声。
-
2. 英语的 “/r/” (如:red, right, car)
-
舌位:舌尖不卷起来,而是向后微缩并向上抬起,靠近(但不接触)上腭的后部。舌身的两侧会向上卷起,轻触上排臼齿,舌中部形成一个凹槽。
-
发音方式:气流从舌中部形成的凹槽中顺畅地通过,没有摩擦。声音主要是通过舌头的形状和口腔的共鸣产生的,同时声带振动。所以它是一个 浊龈后近音 (国际音标标注为 [ɹ])。
-
关键点:没有摩擦感,更像是一个“滑音”或“形状音”。它的发音动作更像是准备发一个元音。
-
总结与对比
特征汉语拼音 r英语音标 /r/
国际音标[ʐ][ɹ]
舌位舌尖卷起,指向硬腭舌尖后缩并抬起,舌身两侧卷起
发音方式摩擦音,气流通过狭窄通道产生摩擦近音/无擦通音,气流顺畅无摩擦
类似音很像清音 sh(是)的浊化版本有点像快速发“乌”时的舌位,但嘴唇不圆
常见错误英语学习者用汉语r发英语r,导致red听起来像“热的”汉语学习者用英语r发汉语r,导致“肉”听起来像“row”
给学习者的建议
-
中国人学英语 /r/:千万不要卷舌头。试着把舌头往后缩,像含着一颗糖一样,让舌中间凹下去,然后振动声带。单词“right”的发音起点不是“日”,而是更像“乌-艾特”(当然嘴唇不要圆)。
-
英美人学汉语 r:找到摩擦感。可以先发清音“sh”(如“是”),感受舌头的位置和摩擦,然后保持这个舌位,加上声带振动,就变成了“r”。可以练习“是 shì”和“日 rì”的对比。
一个有趣的例外:
在某些英语方言中(如苏格兰英语、部分英国方言),确实存在舌尖颤音/r/(像俄语或西班牙语的rr),但这在标准英音和美音中非常罕见。我们通常讨论的标准英语/r/就是上面描述的[ɹ]。
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你清晰地分辨这两个发音!